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聊聊裁员的事
啊擦肩而过


級別:新手上路 ( 8 )
發帖:279
威望:90 點
金錢:8071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16-12-27

聊聊裁员的事

1.根源还是在房地产
中国近四十年来的事,几乎都跟三件事有关:
改开;

外贸;

房地产。

因为改开,有了外贸。有了外贸,赚到了钱。把手里的钱,叠加银行借出来的三十年的钱,催生出来了这些年的大繁荣。
大家买房花出去的每一个钢镚,最后都变成了上游水泥建材工厂的收入、房产销售的收入、还有政府的收入。大家有了钱,继续消费,这也是为啥甚至汽车行业,都和房地产周期有关,比如房地产繁荣的时候,上游那些人赚到钱,才会去买车什么的。
房地产就跟个印钞机一样,印了天量的货币出来,这些货币分配到了各种领域,那些领域的人有了钱就会消费,互联网的崛起,其实依赖的就是这部分的增量。
有人可能要说,市场上钱多了,经济就能繁华?
债务就有这个特点,借钱花的时候超级爽,不仅爽,而且预期好。比如前些年深圳有人月供三万,周围的人说你这太疯了吧,他说没啥事,等过几年年入两百万的时候就好了。当时很多消费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"越来越好"的预期之上,房价一直涨,也是因为杠杆越加越高。
如今房地产走低,对市场有两个明显作用,作为这么多年最大的发动机,它不行,几乎涉及所有除外贸以外的行业,房地产的从业者还有关联从业者收入都不行,大家都比较消极。
举个例子,房子卖不出去,土地就卖不出去,政府收入,公务员收入就受影响,房地产的上下游无数企业都受影响,那么多员工的收入也都受影响,最后几乎会扩散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。而且很多城市,包括天津、南京,都是公务员城市,也就是最有购买力那群人就是公务员。他们的收入直接影响市场的状态。
而互联网公司,本质都是广告公司和销售公司,他们不创造产品,他们只转移产品,如今消费不振,转移变少了,他们也不行了。
但是我还是那个思路,2016年之前的房地产尽管也很疯,但是它是正常的,后来这几年就不正常了。发展到现在,它催生出来的是一种畸形繁荣。类似一个人过得很好,你很羡慕,但是有天跟你说是刷信用卡才过这么好。你是不是直摇头?觉得没必要,粗茶淡饭也比这种借钱胡吃海塞强。
所以很多人说接下来要进入通缩周期,这个不对,应该是还债周期。还债就必然意味着节衣缩食,而且是所有行业的节衣缩食。借钱消费的时候有多爽,还钱的时候就有多痛苦。不过这种转型痛苦是必须的,毕竟咱们不可能一直依靠房地产混下去。
今后还是要依赖正常的消费来拉动经济,那种模式一方面大家体验好幸福感强,另一方面更加健康有可持续性。

2. 货币的反向湮灭
房地产这些年创造了无数的货币,这个不多说了,这玩意不是啥蓄水池,就是个纯纯的超级印钞机。
而且这种印钞有"单向性"。房价上升的时候,大家都眼红资产升值,发了疯一样凑钱买房,每次购买,都从银行贷出来更多的钱,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多,所以经济烈火烹油。
但是这玩意是有尽头的,你不可能一直涨下去,迟早有一天到达边界,到时候大家意识到房地产可能今后不涨了,也就不买了,等着呗。然后市场上的资金存量开始掉头向下。
于是社会上的货币开始大规模缩水,这种缩水可能是房奴们把贷款还了,也可能是高价买了房,如今扛不住房贷,决定把房低价卖了。总之大家不借钱了,市场上的货币少了。这种"钱少了"有很多种表述,比如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也好,无债一身轻也罢,反正是市面上的钱变少了。形成了一个下行循环。
而且跟上文说到的"货币扩张周期大家预期好一样",货币收缩周期里大家的预期也不行。当时觉得等工资涨了,现在借再多的钱也能还上。如今大家的心态是赶紧还了,等到赚不到这么多钱的时候就惨了。

3. 裁员潮可能会引发降薪潮
互联网行业习惯了很多年的一种模式,你只要跳槽,收入就能上升。今后这种模式可能要结束了。
为啥以前跳槽就能涨工资呢?因为那时候投资了无数的项目,各个公司都需要人,经常好几个公司抢一个计算机相关人才,可不是工资一直涨?
但是这种情况估计到头了。原因也是我去年就在说的那个逻辑,互联网领域该做的app已经基本都做出来了,叠加预期减弱,大量的"预研项目"被砍掉。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。
其实咱们自己想想,关于社交,吃饭,打车,外卖等等涉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东西是不是都差不多了?你总不能为了上厕所也搞个app吧?其实上厕所也有app,只是需求太小,根本推广不开。这也侧面印证一件事,互联网产业已经渗透到尽头了。
我理解这也是为啥马斯克把推特裁的只剩下了维护人员,因为他作为外行反而看得很清楚,互联网企业就那样了,该有的都有了,没啥新东西可研究,需要的是其他领域的突破。脸书前几年就不咋折腾互联网,主要跑去搞那个元宇宙,小扎也知道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收尾期。
再看看国内,互联网大厂现在主要发力方向都不是互联网,而是类似云计算,游戏,人工智能等新领域,这些领域其实都不算互联网行业,而且这些领域现在并不需要太多的人,需要的是顶级的大神,于是开始裁掉边缘部门,集中力量买显卡搞AI。
而且我这两年跟很多大厂HR聊,他们有个共同感触,就是前几年招聘进来的人工资给高了。尤其2020年之前的,那时候项目多,投资多,股价高,所以招聘的时候谈工资实在是太离谱。这两年开始过紧日子了,觉得给得实在是太高了,于是他们想把这些人的工资降下来。
怎么降呢?裁员呗,把那些一两百万一年的裁掉,换成五六十万的,反正能力也差不太多,甚至心态还要好一些。还有更离谱的,一个员工是2019年一百多万招到的 ,当时市场环境很好,都在抢人,所以就给了那么多。去年把他开掉后,今年再给他打电话,问他愿不愿意回来,只给之前的一半收入,对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。因为他也找不到那么高的工作。
这也暴露了一个国内企业的麻烦问题,就是工资只能涨不能降,想降薪就得折腾一圈。不过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实现了动态工资。此外由于没法动态管理,大厂们都在使用外包,经常一个项目组,只有项目经理和几个骨干是自己人,其他的都是外包。如果预期不好,就果断把外包全部裁掉,骨干调入别的项目。
今后"跳槽涨工资"越来越成为了历史。如今你一旦失业,可能要跟你一起失业的小伙伴同在一个资源池竞争,可能还得跟那些已经在跑滴滴的同行竞争,还要跟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。
企业也可能推动一波"性价比替换",也就是用高性价比的人替换掉低性价比的。
而且不要以为影响不到三、四线企业,都会影响,就跟波浪似的,一波又一波。

4. 关键问题还是在投资侧
一直以来有个政治正确,大家都在骂资本寻求增值这一特性。
可是大家想想,如果你有几百万,你这几百万没法升值,你会拿出来投资饭店,商场,或者新科技吗?
你不投资,别人就没有工资,别人没工资,他就得下岗,他下岗了,没有购买力,新的投资风险就会变得很大,大家更不投资了。进一步想,我们社会就是由无数这种寻求升值的大小资本投资出来的。
所以说关键还是预期和信心,只要这两样稳定,大家才会投资,投资出来的钱会变成别人的工资,有了购买力,商家才有利润,有利润才会继续投,经济才会重新转起来。

5. 总有人说,博主你咋又替资本说话?
这个问题如果在去年或者前年可能还是个问题,到了今年还用讨论吗?市场上80%的工作岗位都是民间资本投出来的,这些资本有的巨大无比,比如类似咱们平时说的那些有跨国背景的投资公司,还有无数普通老百姓攒了些钱想投资升值,有错吗?中国整个制造业,几乎都是无限细小的民间资本搞出来的。
资本一旦不投资了,不仅那些高薪工作岗位消失了,普通人的岗位也没了。
可能有小伙伴要说了,那就一直忍着资本的剥削?
这就回到了那个基本的问题,到底什么是底线?
只能是法律,如果各种观念都可以做底线,最后底线会高到所有人都啥也没法做。
之前讲印度的时候就讲过一个问题,印度最大的毛病,就是动态底线,你下场比赛的时候一个游戏规则,玩到一半又是另一个规则,导致大家没法玩,印度的投资环境一直不咋滴,也是这个原因。
可能大家不知道,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里,已经严格实行劳动法,只是实行的方式跟大家理解的不一致。
常见的操作是工资压着"法定最低工资"给,一个月两千来块,严格给加班费,而且是1.5倍工资,只是底薪有点低,加班费也就上不去。
经常出现一个情况,"工资2000,加班费5000",前段时间去杭州,我专门开车去了趟苏州,了解了下情况,一般说的制造业工人"预期工资7000",就是这么来的。懂了这个,就懂了为啥前段时间某新能源巨头企业发生了离职潮,因为他们加班变少了,员工没有加班费,那两千工资根本不够花。

6. 码农还有前途吗?
很无奈的事情是,这些年程序员的待遇改善,导致大量的人才向这个行业集中。
而且程序员的门槛看着高,其实很低,以至于很多数学物理还有各种天坑专业都在往这里挤。程序员行业越来越卷几乎是必然。但是有一说一,计算机依旧比工地强太多太多。
总有小伙伴说,博主你成天挤兑土木行业干啥?
其实没有,你去问土木人,他们比我说得难听的多,主要是吧,年轻人去得少,他们才不那么卷。而且很多年轻人根本不适合工地,去了也是提桶跑路,不如提前思考下,如果不适合工地干脆别去了。
计算机领域在接下来很多年里,依旧天花板很高。可能有人说,博主你这不废话吗,哪个行业天花板不高?不是那个意思,而是说,计算机的技术人员的天花板很高,其他行业想多赚点,基本都得脱离技术。
码农在可预见的很长时间里,有点真功夫找工作应该是没啥问题,只是工资高低的事。
而且码农是严格分级的,入职三四天就能看得一清二楚,咱们简单分成四级吧。
最差的那部分,也就是四级的,不只是技术不行,而是人不行,代码写得乱七八糟,文档写得一塌糊涂,不管多简单的工作,都没法一次性交付成功。这种人狗也嫌,但是在职场里占了至少30%,你只要工作带点责任心,就能超过这些人。
第三级的是中规中矩的,没啥明显优点也没啥明显缺点,复杂问题他也搞不定,但是简单问题不出错。占到50%。
第二级是团队核心,15%吧,一般每个项目组都有一个技术骨干,说的就是这种。好像啥技术难题他都能搞得定,而且责任心很强,项目经理们争着要,这种人只要工资要得不离谱,这辈子几乎都不用愁工作找不到。
这一级是绝大部分人能到达的天花板,需要巨大的责任心,潜心研究自己的领域,脑子中等偏上,细心一些,熬几年都能混到。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种人非常少。别看很多人天天好像忙的跟个狗似的,可是不知道为啥,能力一直不提升,水平也一直那样。
最后是极少数的一部分,纯纯的技术大牛,行业翘楚,这种人往往聪明得很明显,而且跟其他人是有明显的代差的,他们能解决那种你这辈子都解决不了的难题。
经常有人说的那种"阿里高P",就有这种大神,当然也有混子,只是这类混子的"混功"也是高的没谱,屁也不会,却能通过揣摩上意一直混下去,还拿高薪,这比那些技术大牛更难一些。你说裁员是不是先裁这种人,真不一定,因为他们往往跟领导关系好,领导觉得技术骨干可以换,却离不开这种人。

尾声:
文章就写到这里吧,最后,还是要讲那两个一直在说的事,均值回归和周期。
任何高薪,只要不是牌照生意,迟早给你打下来,互联网产业跟土木似的,也是迟早的。不过整体而言计算机行业不用风吹日晒,不用去住板房,技术上限高,在接下来很多年里依旧是普通家庭翻身的好行业。
一切都是周期。经济有周期,其他的也一样。顺风顺水的时候没人珍惜,觉得一切理所当然,然后玩坏了,开始反思,通过反思又能开启一个新的向上周期。

全文完,既然看到这里了,如果觉得不错,随手点个赞吧。
“转自微信公众号:九边”。

赞(118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6-02 17:34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2-26 01:48